要实现智能制造需要融合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一系列技术,许多企业都视全自动智能生产线建设为智能制造的重要抓手,但在实施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接下来结合目前的智能生产线建设情况,说说如何进行进一步的智能化提升。
1、支持任何构成要素装置的必要性联动控制能力
并不是A和B一定要处于联动的固定时序约定,而是增加柔性,目标是自动线上任何需要建立关联的构成要素装置能够实现联动控制。这方面的分析可以从产品的工艺流程角度入手,按照生产过程中各个构成要素装置时序关系进行分析。
2、提升全自动智能生产线构成要素装置的CPS独立控制能力
对于全自动智能生产线而言,一般都是连续的没有间断的按照时序执行动作。但这些动作时序的执行,也是需要依靠一些构成要素装置的,比如阀、泵等,或者是各种集成程度的独立装置等。对这些要素按照能够状态反馈、指令执行的方式,进行改造和提升,为后续的智能化柔性控制提供支持。
(图片来源网络)
3、提高以性能保证为核心的工艺知识沉淀及物化能力
产线对产品性能保证的技术提升无止境的,根据需要可以分析产品的性能指标的保证机制,比如引入机器视觉、比如引入自适应加工等,丰富自动线运行的知识基础上的智能化内涵。
4、提升多产品混线生产的关联控制与协调能力
只有全自动智能生产线能够支持多产品混线生产,能够提供柔性的关联控制与协调能力,才能说这条线是智能的。这方面就需要上述三点的支持,比如自动数控加工线,可以自动的获取状态并进行分析,可以下发指令进行硬件装置的工作参数调整;比如自动数控加工线,根据需要为不同的硬件装置传递不同的数控程序;比如不同产品的工艺流程不同,可以通过柔性的联动控制,实现生产路径的快速转换,以及不同品种产品在自动线上的混流交叉生产。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或者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说的自动生产线,更多的体现为物流周转基础上的联动动作时序的协调,可以视之为一堆离散硬件装置在特定动作序列约束下运行的生产线。
如果自动生产线仅仅是制造一种产品,那么所有硬件元件都锁定某种动作指令序列。但是,如果自动生产线为多品种混线,其动作指令序列将具有复杂的组合联调配置要求。如果这种组合判断比较简单,可以通过PLC或工控软件来实现。而若结合判断较为复杂,特别是加入智能化所体现的分析、推理、决策等内容,简单的状态0-1式或阈值式判断就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引入复杂软件系统形式进行控制以满足需求。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部分为大界机器人网站编辑原创文章,部分来源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网站和文章出处链接。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